上海乐队学院(SOA)近日宣布,将与由香港管弦乐团和香港演艺学院携手成立的“管乐精英训练计划”(TOA)青年乐手开启交流互访。由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两团一院跨洲联手创办的上海乐队学院以注重实践和交流著称。今年,乐队学院学生将分批前往国内职业交响乐团实践演出,乐队学院的“合作伙伴群”还新增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此外,纽约爱乐和柏林爱乐等世界顶级名团的来沪线下教学也将陆续恢复。
“疫情对传统演艺行业的冲击,让我们意识到青年乐手在舞台外,还需要提高综合素养,以及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志同道合的同龄合作伙伴。”上海乐队学院执行长何大耿告诉记者,作为国内第一个探索乐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机构,学院在恢复如常后增加了很多“自选动作”,“我们已陆续启动沪港以及中国-新加坡青年双向交流培养,锻炼他们的国际间流动适应能力,培养领军型乐队人才的同时,进一步拓宽SOA的国际视野。”
重启境外交流,青年学子在职业乐团担重任
从2020年开始,SOA在疫情反复下,坚持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何大耿介绍,乐队学院积极为青年乐手创造锻炼机会,比如加入上海交响乐团等大乐团演出,开展线上合奏音乐会。“但乐队学院引以为傲的、量多质高的国际平台锻炼机会以及世界一流乐团的面对面指导,受疫情影响暂停了。”
随着新冠“乙类乙管”政策实施,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境外交流迅速恢复。上海乐队学院一路“狂飙”,香港管弦乐团成为重启后首批互访的合作伙伴。作为学院的实践合作平台之一,上海乐队学院在过去几年曾先后派赴学生赴香港交流。
今年上半年,沪港青年乐手将在4月、6月完成两次交流,SOA学生将加入香港管弦乐团的乐季音乐会,其中包括分量极重的闭幕音乐会。香港管弦乐团还开放了管乐声部名额,足见其对SOA学生的认可。因为管乐声部在音乐会中经常担任独奏,一旦出错,没有“队友掩护”。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介绍,乐队学院毕业生在国内外职业交响乐团赢得了不俗的口碑。“他们和乐队及指挥合作顺畅,能迅速融入、调整状态。因为我们的人才培养,不光是解决演奏的问题,更注重培养职业精神与合作意识。”
年轻人自由碰撞,用音乐拉近彼此的距离
抵达上海的TOA学生将与SOA的学生一起学习,还将参加上海交响乐团的乐季演出。在一场科普兰作品音乐会上,来自香港的三位青年乐手姚咏瑜、梁卓恩、温子俊都将登场。业余时间,他们还将感受上海的风土人情、文化氛围,并和乐队学院的青年一对一交流。前往香港的SOA学生周燕妮、郑舒颐、朱挹语也将与当地年轻人用音乐交流。
上海乐队学院大提琴二年级学生郑舒颐即将前往香港进行交流
周平说,音乐家都有“候鸟”属性,经常需要在不同的文化间游走。“如何快速理解当地文化,融入当地音乐氛围,尽快发挥自己的特色,是一门重要的课题。互动性和交流性是艺术的重要特质,所以我们让年轻人自由相处,看他们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香港管弦乐团行政总监何黎敏怡说:“除了音乐造诣的提升,我期望这种交流能培养他们与不同人士合作的技巧,学会应对环境的转变,提升个人素养。”
2023年,SOA的国际交流将更频繁。SOA和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的青年互访交流将接踵而至。近年来,不少SOA的学生都是从杨秀桃音乐学院慕名而来。
持续创新培养模式,给年轻人一个大舞台
境外交流重启后,上海乐队学院也在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何大耿说:“SOA的创建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它应一直保持示范引领作用,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品格。”
七年来,上百位毕业生走出上海乐队学院,职业乐团就业率90%,其中有21名毕业生在各乐团担任声部首席等乐团重要演奏岗位,在上海交响乐团中就有30名乐手来自上海乐队学院。首届SOA毕业生巴桐已成为上海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第二届毕业生王轩宇则是广州交响乐团长代理长号首席。
周平说:“从长远发展来看,整个行业需要一代一代年轻力量不断介入,才能避免它变成一个垂暮的老人。”所以,乐团除了倾力打造SOA这样一个平台,还打造了包括“青鸟计划”在内的多个青年艺术家锻炼渠道。“青年人需要舞台,我们就是在提供一个全角度、立体式的锻炼生态。”
古典音乐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崛起。他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站在巨人的肩上,书写自己的时代乐章。正如上海乐队学院创始院长、指挥家余隆在乐队学院毕业典礼上对年轻人所说,“你们的使命就是把职业精神和职业标准薪火相传,让我们的队伍更壮大,影响更多人,为世界创造更丰富的文化价值。”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2016年,香港管弦乐团全团抵沪,在乐团时任音乐总监梵志登的指挥下,上海乐队学院全体学生坐进乐团同台排练交响乐作品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