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青岛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国际化特色学校等43所学校组成了青岛国际化教育联盟。青岛市政府、教育局等部门的多位领导为“青岛国际化教育联盟”揭牌。
这一举动在民办国际化学校受到政策影响的当下,可谓是“鹤立鸡群”。而这座滨海城市为何能在近期大力发展国际教育?青岛能否成为下一块国际教育发展的“土壤”?
国际化学校基数虽小
但新建校数量成为国内前列
根据新学说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共有43所国际化学校,相较于一线城市或是国际教育发达地区,国际化学校数量较少。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据新学说不完全统计,2022年,青岛新建校数量达到5所,仅次于广州和深圳两大一线城市。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双减政策落地后,国际化学校的新建校数量大幅下降,而这时青岛则异军突起,在2022年新建5所国际化学校。
2022青岛新建校列表
制表:新学说
青岛明德双语学校
青岛明德双语学校是由启德未来教育集团投资10亿打造,为3-19岁学生提供幼儿园、小学、初中至高中的15年⼀贯制教育。该校幼小初阶段提供中国国家课程CNC和IB课程;高中阶段实施IBDP、A-Level、AP 课程。青岛明德双语学校将于2022年9月迎来开学。
青岛明德双语学校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创新融合示范区核心区内,占地155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拥有花园式的校园环境。
青岛西海岸新区二十一世纪学校
青岛西海岸新区二十一世纪学校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重点打造的高品质国际化教育项目。校区位于西海岸新区灵山湾CBD核心区,临海百米。学校占地面积161.21亩,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设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部,打造一站式全学段教育。其中幼儿园、高中为民办性质,小学、初中为公办。
“二十一世纪”学校是一站式全学段教育的学校,有着独具特色的课程设置。幼儿园采用多元课程模式,坚持绿色、开放、自主的办园理念,尊重幼儿自然天性,遵循幼儿生长规律,整合蒙氏、瑞吉欧、IB等教育理念,践行“主体性发展”课程,实现幼儿主动学习和全人发展的归宿。
高中部实行国际、国内双轨制办学。国际部融合中西课程优势,借鉴先进管理体制,接轨国际,帮助学生进入世界名校;国内部根据国家新高考要求,冲刺清北、985、211、双一流等国内名校,并申请“强基计划”,培养选拔综合素质高、基础学科拔尖并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世纪英才。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
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坐落于中国青岛风景秀丽的唐岛湾滨海公园内,由青岛城市建设集团举办,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是一所K12全日制学历教育的音乐特色学校。
作为被誉为“天才音乐家摇篮”的英国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唯一的海外学校,该校结合中国文化特色,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要培养方向,开设弦乐、管乐、键盘、声乐等全方位的音乐类专业,面向中国及东亚地区具有音乐天赋的青少年优秀人才,开展精英型教育,并将他们输送至国际顶级的音乐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中小学阶段国际化专业音乐学校。
海尔学校
海尔学校是海尔集团全力打造的一所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民办高中学校,学校坐落于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占地面积约72亩,总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拟建30个班,2022年秋季正式开学。海尔学校坚持教育即尊重、教育即环境、教育即创值、教育即幸福的思想,以“人单合一”模式的跨领域复制,探索基础教育的最好范式,构建以“科技+艺术+商管”为支撑的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建设一所让中国人有教育自信,扎根中国大地,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研究型学校。
北大新世纪青岛实验学校
北大新世纪青岛实验学校依托北大新世纪优质教育资源创办,是一所寄宿制、高品质、特色化、国际化、精品化的十五年一贯制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部。学校占地面积约300亩,总体规划168个班,可容纳5000多名学生,500余名教职工。
其中,该校的小学和初中部分将于2022年9月1日开学。
发展国际化都市的决心
造就国际教育生长的土壤
作为计划单列市,据2022上半年全国各城市GDP榜单数据,青岛位列第13,上半年GDP增速达到3.7%,与国际教育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差距并非很大,且有进一步追赶排名“前段班”的趋势。
“国际化+”行动计划
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青岛对自身发展也有着“鸿鹄之志”。青岛政府认为,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就在于该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于是,2016年,青岛提出了“国际化+”行动计划。从企业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园区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五个方面对青岛进行国际化大都市的打造。
该计划从实施展开期(2017-2021年)、中远规划期(2022-2050年)两个阶段进行规划。其中,两阶段规划都提到要加强国际教育资源的导入。
目前来看,该计划对于国际化学校发展带来最大影响之一则是吸引了企业入驻青岛。从前文可见,新建校均为集团化办学,其中包括海尔这类跨行办教育的企业,同时也有锡华集团、启德未来教育集团等教育集团。
当然这也有青岛对于集团化办学的支持。《青岛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工程之一是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工程。但可以看出,青岛对于企业发展的优化政策起到了虹吸作用。
而从建设学校的集团位置来看,5个新建校中,3个学校的位置位于西海岸新区。
西海岸新区
2014年,国务院批准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被设立,是国务院批准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
新学说认为,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重点培养的国家新区,有着政策倾斜、配套教育设施缺乏、土地面积大且地价相对较低等优势,因此国际化学校纷纷在此地办学。
政府对国际化学校抱有积极态度
除了上文提到青岛对于该地国际化大力发展做出的底层支持。青岛政府对于国际化学校的建立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在国际化教育联盟成立之前,今年5月18日,青岛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与当地企业代表、国际学校代表、学生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围绕国际学校发展进行交流。
而在2019年,青岛更是成为了首批全国首批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该试验区主要围绕打造中外人文交流平台、建设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加大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推进国际理解课程建设、开展国际友好学校建设、推进境外办学等方面开展合作。
此次国际化教育联盟的建立也正是在青岛在发展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的基础上成立。
今年8月23日,青岛市政府发布《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表示,青岛市持续深化联盟办园和集团化办学改革,探索跨区域联盟办园模式,推动优质教育集团跨区域吸纳乡村学校,加强项目合作和捆绑式评价,强化集团化办学保障,实现核心校与成员校的资源共建共享、办学质量共提。
同时,青岛市将持续加强国际化学校建设,鼓励支持各区(市)在人才引进相对密集区域建设一批国际元素突出、教学质量优良的国际化学校,扩大国际化教育资源供给。
整体教育资源仍供不应求
从2022新建校的特点来看,5所学校中,4所学校为幼小初高的全学段学校,仅有海尔学校开设学段为高中。
这一情况与青岛目前仍属于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相符。《青岛市 “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到,在“十四五”期间,青岛将持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38所,增加学位6.8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27所,增加学位18.08万个(最新发布的《行动计划》则对这一数据进行修正,改为扩建220所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16万个)。
而对于包含国际化学校在内的特色高中,青岛也给予了建设支持。根据《青岛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青岛将会重点建设20所左右人文、科技、艺术、外语、体育、海洋、金融、民族教育、国际教育等省级市级特色高中。
但青岛并没有盲目扩建,而是采取了更为理性的学校建设措施。《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9-2035)》(下称《专项规划》)提到,在建设学校时,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城市总体发展定位、产业布局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综合考虑计生政策和外来人口大量迁入带来的人口增量,对青岛市受教育人口规模、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图源:《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9-2035)》
虽然《专项规划》指出,青岛对于外籍学校的整体发展思路是积极抢抓青岛建设上合组织经贸示范区和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历史机遇,合理引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2所。目前青岛共有9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但在今年新建校中并没有外籍学校。
而《专项规划》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划分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项目”。根据新学说调查,目前青岛办学时间最晚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是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办学的青岛美亚国际学校。可以看出,青岛对于外籍学校的建设相对谨慎。
据青岛市政府数据,目前青岛外籍人才约为5,500余人,人均学校数为0.0016,目前已经超过了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学校数。而根据新学说不完全调查,多所外籍学校的在校人数甚至无法达到学校规划人数的50%。可以看出,目前青岛的外籍学校仍处于需要培养的阶段,与此同时,受到疫情的影响,外籍人员来我国的数量减少,因此目前建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时机可能还没有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