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笔者多年前采访天津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路希老人的札记。今天整理出来,以此纪念天津人艺建院七十周年兼缅怀敬爱的路希老人!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解放初期,随军入津的五个宣传队在天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文艺演出宣传活动,演出反映解放区生活的戏剧,并深入工厂、学校体验生活,创作演出了一批反映工厂生产、生活的小型话剧,当时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五支宣传队是:华北群众剧社为第一宣传队;抗日剧社为第二宣传队;鲍昌、何迟、王昌定领导的以华北联大的一些人员和从北平、天津奔赴解放区的进步学生为第三宣传队,由于斗争的需要曾经跟着地下党组织撤退,天津解放以后又跟着回来了;冀、察、热、辽宣传队为第四宣传队,后来辗转到了南方,作为武汉歌舞剧院的基础,成立了武汉歌舞剧院;火线剧社为第五宣传队,这个剧社的编剧是当时抗敌剧社的丁里。
图 | 1951年《龙须沟》剧照
天津的解放使这五支文艺队伍得以会合。由于当时天津的文艺团体并不很多,因此几个不同的文艺演出团体经常在一起联合演出。后来合并为“天津群众剧团”。几支队伍的合并,不仅使天津话剧队伍的阵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为天津话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焕发着勃勃生机,话剧艺术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绚丽多彩的艺术风貌出现在社会主义的文艺舞台,从而揭开了我市话剧艺术新的一页。
图 | 1954年《春飞到诺敏河》剧照
华北群众剧社是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前身,当时剧社隶属于一九四八年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曾走过一条充满硝烟的战斗历程。一九三八年,抗日的烽火燃遍长城内外,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中共平山县委决定建立一支文艺宣传队,由县青年抗日救国会直接领导,区青救会抽调部分干部,并吸收一些有文化的青少年并于一九三八年正式宣布成立了“铁血剧社”。剧社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图 | 1950年《美国之音》剧照
话剧《一个逃跑的游击队员》是剧社的首场演出,四乡农民扶老携幼赶来观看,现场群情振奋,激发了广大观众的抗日热情。铁血剧社于一九四三年改名为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一九四八年四月,剧社在阜平县为党中央演出,周恩来、陆定一等同志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周恩来同志向剧社作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讲话,热情洋溢地鼓励大家保持光荣的革命传统,努力提高艺术创作技巧,准备进入大城市,改造半封建、半殖民地文艺。周恩来同志的讲话大大鼓舞了剧社全体成员。一九四八年剧社改称华北群众剧社。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六日随解放大军进入天津。
图 | 1950年《六号门》剧照
刚解放的天津百废待兴,剧社继承发扬了老解放区的光荣革命传统,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文艺工作。当时的办公地点设在沈阳道一号,因为场址狭小、拥挤,加之剧社人员又多,后来就搬到了锦州道五十八号长盘大楼,在这个大楼的二层开辟了一个排演场进行排练和演出。一楼是宿舍,剧社的主要领导和一些演员就住在这里。走廊成了临时的厨房,一到做饭时间,人要是过来过去都很费劲。但是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无论谁家孩子生病了,谁家遇到了什么困难大家都会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在这里居住,会感到大家庭带给你的温暖,所以大家工作起来就特别带劲。那时的演出和生活条件都很差,但大家无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都充满了极高的热情。
图 | 1956年《雷雨》剧照
后来成为表演艺术家的马超这样描述他在演出时的情景,“我们每天深入工厂、学校和街头,以多种文艺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演出。我不但演出话剧,还学会数快板、说相声,还参加乐队拉二胡。记得那年二月的天气,还很冷,每天早晨出发时,我在左边口袋里揣上馒头,右边口袋里装着竹板,一手提着二胡,一手拿着道具,棉猴帽里装着唱单弦用的八角鼓,真是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宣传演出。”
图 | 1957版《钗头凤》,著名表演艺术家马超、颜美怡(分别饰演陆游、唐琬)
那时,宣传演出还没有固定的剧场,街头便是演出的舞台,虽然条件简陋,但大家伙心气却很高,个个热情洋溢,仿佛有使不完的劲;老百姓也喜欢看,只要在露天拉起场子,人们就奔走相告,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涌来,里三层外三层把个道围得水泄不通。那时还在读高中的郑天庸放学后,经常上街看宣传队演出的活报剧、小演唱等节目。只要他看上一眼,就要看上一路,还要追到下个演出地点,连着看几遍,有的节目到现在他还能背上一段呢。
图 | 1957年《崩溃堡垒》剧照
譬如吃饭,排练结束后,熬一大锅小米粥,放在院子里,一个大箩筐盛着一些窝头,有时也有馒头,熬一大锅大白菜或者干脆就是一筐咸菜,找个地方随便一蹲,喝着小米稀饭就着咸菜吃着窝窝头,那真是不错的一顿饭。当年做地下出身的老同志路希,回忆那时吃饭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如今年过八旬的路老,十六岁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冀中华北局从事地下工作,一年后返回天津做学生工作,几乎参加了平津所有的学生运动。
图 | 1962年《日出》
天津解放后,路老进入团市委第三宣传队。因当年做地下工作,为党搜集敌人的情报、做地下交通员,起了一个化名“路希平”,就是希望路上平安,别出事的意思,后来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要领工资需要图章,他去刻章铺刻图章,一个字九分钱,路老身上当时仅仅有两毛钱,只能刻两个字,没办法,就刻成了路希。路老后来回忆说:“如果现在查市委组织部的档案,我留在档案里的名字还是路希平。”前人艺的老副院长、老革命、老同志赵珂一九三九年参加革命,当时在剧社里做过美工、当过演员,过着供给制的生活。一年一身单衣,两年一身棉衣,就这样养成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和不怕艰险的革命意志,形成了干革命勇往直前,生活上不怕困难的优良作风。
图 | 1962年《地下少先队》剧照
天津人艺建院的重要基础,是第一宣传队和第三宣传队。也就是华北群众剧社和何迟、鲍昌、王昌定领导的一批学生为主的第三宣传队,合并后,周恩来总理特批留在天津。解放后的天津,人民当家作主,政治热情高涨,人们沉浸在欢天喜地的日子里。剧社宣传队活跃在天津市大街小巷和城市舞台上,给刚刚获得解放的天津市民带来了刚健、清新的解放区新文艺,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就是剧社带给天津观众的第一出戏。
图 | 1958年《把一切献给党》剧照
该剧创作于一九四三年,首演于一九四四年晋察冀边区庆祝反日寇“扫荡”胜利的群英大会上。抗战胜利后,再演于张家口。此次天津演出演员虽作了部分调整,但整体演出依然保持发扬了当年演出时特有的战斗风格。编剧是当时剧社的主要导演丁里,演员艾文会、方沉、齐登荣、王从信、孙岫、娜孤歌,舞台美术是当时从张家口带过来的一个日本人小野,他是早稻田大学艺术系毕业的,属于八路军反战同盟成员。据当时的人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大红灯笼,他是主要设计者之一。他的舞美设计很专业,很地道,水平很高。他画的壁灯,很多人以为是真壁灯,演出结束后上台去摸,结果发现是画上去的,可见他绘画的水平足以乱真。五零年小野就回他的祖国日本了。小野是天津话剧舞台美术的奠基人之一。至今天津人艺的一些老人回忆起来还感叹不已。
图 | 1958年《烈火红心》剧照
《子弟兵和老百姓》描写了敌后军民进行反扫荡的真实故事,歌颂了人民军队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之情。白发苍苍的爷爷担心尚不懂事的孙女吐露八路军的秘密,在日军刑讯时忍痛挥棍打死了亲孙女,表现了边区人民崇高的品格和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该剧演员娜孤歌在剧中扮演一位子弟兵的母亲,她的表演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几乎每场演出,都有观众在台下指着她说:“你看,那个老太太演得多像啊!”
图 | 1958年《五彩缤纷》剧照
那时演戏,使用的道具全部是真刀真枪,三八大盖、王八盒子、歪把子机枪、钢盔、日本刀全部是真玩意儿。后来成为天津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的毕耕,在该剧出演一个日本军官,拿刀一砍,和他演对手戏的女演员躲闪了一下,刀砍在地板上,当时就折了;老艺术家路希在该剧中扮演一个日本兵,拿刀刺人,演员躲闪不及,一下子刺在胳膊上,当时就流血了。这个戏有拼刺刀的场面,由于演员平时重视军事技术的训练,在舞台上展示的是充满实战的生死搏斗。刀光闪闪,声响铿锵,颇有惊心动魄的剧场效果。
图 | 1958年《骆驼祥子》剧照
那时看戏,前五、六排根本没法看,因为当时效果太强烈了,响声很大。当时该剧做效果的郝仲英,在战争中受过伤,精神上受过刺激,他制出的手榴弹效果就像真的一样,做砸炮,摔得满台都是,他一边使劲摔,一边嘴里还骂着:“我操你妈,日本鬼子!”他当时是把自己经历过的战争场景搬上了舞台。外号“歪把子”的演员刘佳,一上舞台扛着机枪就是一通猛扫,嘴里不时骂街,因此得了个外号“歪把子”,他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图 | 1960年《铁甲列车》剧照
演员们表演真挚,充满激情,演出十分感人,激起了观众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常常在演出中出现观众高呼口号的场面,全场高呼“打到日本鬼子、血债要用血来还!”等口号。因为刚刚从战争中走出来,所以该剧有些像情景剧,虽然艺术上差一些,没有像现在这样精致,但演员那种质朴、真实的情感,当时的观众看后反响强烈,认为此剧演出了中国人民的豪气和我军的军威,鼓舞斗志,振奋人心。该剧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演出了三场,场场爆满。
MVP学习网作者:朱大平
朱大平,湖南宁乡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外聘教授,国家一级编剧,天津市文博学会会员,天津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市舞台艺术评论员。历任天津戏剧博物馆研究馆员,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室副主任、艺委会副主任。编写过大型历史剧和现代剧《燕丹子》《绝不宽恕》《子曰》《地球是圆的》等,撰写过多篇历史考据文章,八十多篇戏剧理论和评论文章,一百多篇地域文化、市井人物散文;编写了天津人艺多位著名表演艺术家传记,参与编写《中外古典名著欣赏辞典》等,发表过戏曲论文多篇,电影评论文章6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