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多家长聊过游学,很多家长给我的反馈是,游学的意义不大:一共十天半个月,根本不可能有用,全是坑。
如果说你指望通过十天半个月的游学给孩子的英语水平来一个质的飞跃,或者是能够让孩子学到先进的知识理念和体系,那么游学确实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为游学的意义不在于此,今天来聊一下游学的意义是啥
一、认识世界 提高自信
之前和教授交流过,他们对中国孩子的印象是啥?普遍印象是谦虚、低调、但是缺乏自信和创造力。
通常情况下中国学生会是整个团体中最安静低调的那一个。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国的孩子更活跃更喜欢表现自我。
授课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西方的教育方式更多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而非强调纪律的填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孩子摆脱英文发音障碍之后也会慢慢的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变成一个组长或者是主导者。
突破心理障碍之后对于世界的全新认知才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孩子们接触世界之后的一句话是“原来我也很厉害的”
沟通是双向的,当孩子认知世界,世界也会豁然开朗不是吗?
二、摆脱依赖 学会独立
对于刚刚出去的和已经出去很久的孩子,答案是截然不同的。
通常情况下,刚出去的孩子的答案是“还可以”,而出去很久的孩子反而是“很想”。
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孩子正在慢慢试着摆脱依赖,建立自己独立的能力,这个“还可以”就是一种心理变化的过程。
离开了父母的羽翼,这就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推动自己去主动和别人结交,寻求帮助,不要小看孩子交朋友的能力。
至于家长,我建议摆脱分离的焦虑感,如果孩子向你们寻求帮助,可以提供建议但是不要代劳,只有摆脱了心理依赖才是长大。
三、挖掘潜能 学会合作
可能很多孩子在国内已经很优秀,但是优秀的定义不一样,去看国外外的牛人们,学习一下别人的长处,顺便挖掘一下自己短板的潜能,也不是坏事。
知识全面,逻辑性强,写作能力强,这是我觉得国外的孩子比国内的孩子优势的地方。
而中国的学生往往在数理化的科目上比同龄的外国孩子要厉害,在辅导同学的课程中,自己所不了解的表达能力和领导气质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因为中国孩子普遍的兄弟姐妹缺失导致的团队意识淡薄也可以得到很大锻炼,一起出游,一起合作项目,甚至一起做饭等。
四、遵从内心,完成自我
曾经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学习歌剧表演专业的学生,我曾经和她交流过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基本上没有可能成名或者有大的发展。
她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我喜欢啊。”
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是最重要的。
如果有能力和时间,建议父母鼓励孩子参与尽量多的主题课程,像动物、科学、艺术、厨艺、自然、工程、科技、体育和音乐舞蹈等。
在确定世界观的时间,让孩子去触摸这个世界。
世界会回馈给孩子激情与兴趣。
“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
将来他若可以从容淡定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定会感谢年少时代有这样的机会走出世界,走进内心。
世界上的风景很多,留给我们的时间却很少。
听别人说得再多,都不如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来得更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