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传承中华文化,要让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载体,是蕴含了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但我国非遗文化传承却面临诸多问题,传承人人数缩减、与大众生活逐渐疏离、与主流文化渐行渐远,究其根本是非遗发展与时代脱轨,让非遗文化失去了继承和发展的根脉,让其无所依附。因此,非遗文化继承与发扬,要挖掘其时代价值。
挖掘非遗文化时代价值,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非遗文化唯有与时俱进,创新内涵和形式,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能夯实发展根基。正如凉州贤孝为代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走入酒馆,走入大众餐饮、娱乐日常生活中,让凉州贤孝点缀百姓生活;正如北京曲艺文化举办讲座,传播曲艺知识,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走入大众娱乐文化生活,让公民感知到曲艺魅力,陶冶情操……唯有将非遗与生活相链接,让非遗文化走出深闺高墙,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其有传承和发展载体;唯有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根治文化记忆。因此,与生活接轨,与现代并行,与时代同行,用创新演绎方式、创造生活内涵让非遗文化深入百姓心中。
挖掘时代价值,融合主流文化特点,让非遗文化大放异彩。正所谓“变通趋时,与时偕行”,唯有紧跟时代,变通创新,才能让传统经典源远流长。当今是互联网时代、是消费市场时代、是个性化时代。传统文化经典、非遗文化瑰宝应借助时代东风,与时俱进实现自我突破与创新。从舌尖上中国到唐宫夜宴,非遗文化融入经济市场,创造了经济价值,反哺自身。从郭宝昌B站曲艺到汉服热,非遗文化主动拥抱年轻人,展现个性化、网络化的特点,扩大非遗文化覆盖面,提高曝光度,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因此,非遗文化应该挖掘个性标签的作用,挖掘市场经济的价值,与互联网相结合,让传统非遗文化,从边缘走向核心。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保护、传承、发展非遗,就是为了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源源不断地为中华儿女提供精神滋养。 正所谓“不日新者必日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求新求变与时俱进才能永葆发展动力。最好保护的保护之策,最优的发展之路,就是与时俱进。非遗传承与发展必须挖掘其时代价值,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从而涵养更加深厚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热推课程:国面形式大揭秘 | 专业专项考情 | 专项重点精学 | 慧答面试 | 面试先导学
>研学:申论80分示范答题 | 考点梳理 | 69.9元180个考点 | 12元时政月末盘点
>专项:行测资料 | 行测易错600题 | 申论“”题卷 | 试题领取 | 1元金题卷
>图书:2024国考图书套装(含2023国考试题+100H辅导+60天会员+每周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