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程>>>天琦老师带你学面试 | 2023国考面试领先营
为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部启动了“2023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出专场招聘会、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就业育人主题教育、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等系列活动,搭建招聘对接平台,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据介绍,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提出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就业放在重要位置,无论是中央提出的“六稳”还是“六保”政策,都将“稳就业”“保就业”放在首位。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2022年6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说:“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因此,就业始终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民生大事。
[综合分析]
就业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也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关键大事。只有做好就业这项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也才能从长远角度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繁荣稳定。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却屡见不鲜。这一方面造成了高校人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企业、国家的用人需求。其实,在当前出现大量“用工荒”的背景下,不难发现就业难的根源:一是大学生个人的就业意识和观念存在偏差。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学业成绩或专业成绩并不扎实,而在就业时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对工作岗位挑三拣四,由此造成难以就业。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一些高校为了自身的综合性而不惜设置各个专业,甚至一些专业已经脱离市场需求,因而造成该专业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三是市场主体的诸多“壁垒”。一些企业引进大学生人才时会设置一些“壁垒”,如性别、学校等次要求,而对大学生个人的真正实力却缺乏认知,因此导致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得到就业机会。
【参考对策】
做好就业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始终将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真正践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一理念。
首先,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作为就业最主要的主体之一,就业观念直接决定其就业状况。因此,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一定要转变就业观念,放低自身定位,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弱势,主动了解行业情形,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同时,要避免眼高手低现象,注重实践和锻炼,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发现自身所长,并长期坚持下去。
其次,完善专业设置。解决就业问题离不开高校的积极参与和应对,尤其是专业不对口的高校,一定要积极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对口专业的设置,确保专业的与时俱进或前瞻性,真正能给大学生提供实用的知识。
最后,优化就业环境。就业环境直接决定就业的形式,因此市场主体尤其是各类企业一定要为大学毕业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国家也要从全局高度继续出台和完善就业环境的政策,确保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能人尽其才。
小编推荐>>>
>>>天琦老师带你学面试
>>>2023国考面试领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