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出自战国子思的《中庸》,是指天下万物都有其发展的尺度和规律,遵循了中和的规律,万物才能归位发展。自从人类认识并改造世界开始,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原则得到了充分验证,但随着人类的发展,由于认识不够充分,导致了对自然生态的过度开采与掠夺,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川融化等诸多生态破坏情况。生态的良性发展与修复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因此,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还子孙后代一个健康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的思想指引。伟大事业必须依存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必然成就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由原来的“八个坚持”拓展为“十个坚持”,其中,“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和“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是在“八个坚持”基础上的新增内容。这既体现了党对全国统一的领导,以党的百年经验之精华,润泽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坚持党的全面统一引领,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又符合现有的国情的基本矛盾化解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发扬了重要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拓展创新,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等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要生态文明新理念,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实践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指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各地应该积极学习总书记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铺满中华大地。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无规矩不成方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标志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正式建立。这项督察制度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重要奠定,同时也为环境的检查督查提供了重要执法基础;2019年6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印发实施,确立了以党内形式规范生态督查管理,并成立督导小组,从重点领域向全国范围铺开,并且从例行、专项督查入手,不断形成了督查的合力;2022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进一步推进督察整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完善督察整改工作长效机制。近年来,国家完善了一系列制度部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们都在呼唤着“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的静谧晚霞;呼唤着“七八个星天外,两天点雨山前”的清新空气;呼唤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自然花海。在历史的新阶段、新格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在正确思想和完善的制度的加持下,定能汇聚民心,携手共建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