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练习之后,能够比较完整和流畅地对面试题目进行作答了,在成长和进步带来欣喜的也会发现很多一起练习的同学作答的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亮点。尤其是在对面试答题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更需要学习更多的表达技巧,才能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某单位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购买了很多绿植做装饰,检查结束后领导又派人撤除丢弃,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技巧指导】
1.同义替换法
对于这样一种负面的社会现象,我们通常分析的时候,通常会分析这件事带来的不良影响,在答题的过程中通常会这样表述:对于题目中描述的这种现象,我认为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具体会带来以下几种不良影响:第一,增加单位的财政负担;第二,丢弃绿植会造成的资源浪费;第三,会在单位中助长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第二……。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第一……;第二……。
这样的表达生硬直白,套路和模板的痕迹非常明显。那具体应该怎么进行改善呢?给大家推荐一个技巧——同义替换。把危害、影响、原因、对策、方法这样的次进行替换,替换成同义的语句,例如:“危害”、“影响”可以替换成: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存在诸多缺乏理性思考和不够科学合理的地方。“原因”可以替换成: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基层形式主义的问题会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呢?“对策”可以替换为:知不足而后能自省,知困而后能自强,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要痛定思痛,多点突破。
2.主体替换法
还有一些同学在进行表述的时候,习惯针对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原因时说:对于被检查的基层单位来说,存在着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对于前来检查上级主管部门,也存在着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基层单位投机取巧的心理,根本原因是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流于形式,只看表面的做法导致的。因此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将不同的原因建立起相关的逻辑关系:从表面上来看,是基层单位投机取巧的心理作祟,但是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导致的。
在提对策的时候,通常的表达是: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加强自律;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加强监督检查;对于干部来说,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而分析对策的时候,也完全可以隐匿主体,降低主体的“存在感”。比如:第一,应该加强企业自律;第二,应该加强监督检查;第三,应当转变工作作风。这样的表述,虽然没有强调主体,但理解起来也完全没有问题。
对于综合分析常用的意义、危害、原因、对策的表达替换,同学们需要用自己总结一些自己比较顺口的,或者查找一些名言警句背诵和记忆下来,每次答题练习时反复使用,力求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