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学员专访的主角是斩获诸多英美院校动画设计研究生offer的孙同学,他不仅拿到了QS艺术与设计世界排名居首的RCA录取,更是拿到了无数动画学生梦寐以求的南加大录取!
英美院校纷纷为他投来橄榄枝的原因是什么?快来听孙同学讲述他的申请故事吧。
01
从环境设计到动画设计
“破圈”探索更多可能性
“超大跨度”转专业学习
大家好,我是孙同学,目前就读于同济大学的环境设计。我在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领域中选择了动画设计,并进行了申请。
我的本科专业是环境设计,选择动画更多是出于爱好和特长。我从小就开始画画,很享受把脑海里的东西用笔墨展现出来的感觉。小学开始我就喜欢画漫画,用笔触去讲简单小故事,就有一种创造世界、表达内心的无比愉悦的感觉。
后来在高中的时候决定走艺考的道路,因此我回归基础,提升了我绘画的技法和能力,我在大学的时候我逐渐开始接触概念设计和原画插画,尤为喜爱阮佳、EvanLee、CM等概念设计大师的作品,并尝试去模仿他们。
我绘画能力的变强让我作品的观赏性提高了,变得美丽、炫酷,但如此同时使得storytelling变弱了。画着画着总觉得和我以前随心所欲地画画感觉不太一样,没有很轻松自在的感觉,更精美的画面意味着更长的绘制周期,另外,单帧的画面承载能力有限,如果将所有内容塞在一起会显得不知所云且混乱。
后来我看了一些艺术电影和实验动画,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仿佛我强烈的表达欲终于找到了一种释放媒介。
例如,David Lowery编导的A ghost story ,以一种极为艺术的方式将一个平淡简单的小故事呈现出来,不像常规的商业电影是以storytelling和画面为主导,这部电影更注重情绪的表达,甚至超脱出了传统叙事方式,镜头(观者)已然成为了角色的一部分。
另外,一些仅有10分钟左右的系列动画或是独立动画也很大程度上启发了我,因为不需要过于复杂的世界观和剧情线就可以将一个想法或创意直观地展现出来,例如爱死机系列,包含了炫酷的画面、独特的创意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剧情走向。
这便回归了我创作的初衷,享受画作、漫画或是影片所带给自己余音绕梁的情感。虽然我热爱画画,但显然单帧已经无法满足我,我需要更立体的维度和媒介来表达自己,而动画自然成为了我的不二之选。
作品集介绍
我主要准备了三个大型项目,项目四整合了我一些小作品作为一个合集。值得一提的是我三个项目的顺序刚好体现了我从美术思维到叙事思维的转变。
孙同学作品
第一个项目我构建了一个中世纪欧洲的世界观,这个作品也是我个人第一个部完整的CG动画。这是一个关于拥有人类外表和智慧的怪物的故事。
在这个怪物横行的世界里,人类靠着自己独特的智慧挣扎求生。人类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部落发展起来。然后,部落不断发展成城镇,城镇发展成城市,生物迅速创造了文明,并繁荣起来。然而,为了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欲望。他们开始研究他们的敌人,怪物。在各种残酷的生化实验中,创造了足以摧毁他们自己的物种--智慧怪物。人类再次进入了一个充满生存危机X纪元。
这个漫画起源于我大一玩minecraft的时候所产生一些零零碎碎的想法。从大一开始画一些潦草的草图,到后来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观、角色和剧情。虽然现在看起来剧情和设计较为幼稚单一,但我后面一直在润色脚本,重新绘制角色,时刻思考更新颖的创意。
孙同学作品
第二个项目是关于环境问题和社会阶级分化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1%的人类占领了99%的优质资源,例如:新鲜的空气、稀缺的能源、洁净的水源,并把这些资源汇集在一个大城市之中。
故事中Carl在突破了重重困难后,终于进入到了他心中充满光芒,没有一丝污染的新世界,但却发现这里不是天堂。这样美妙的空气已然不适合他的器官,他已经无法燃烧空气中的氧气为自己供能,反而他开始窒息。
我绘制了一系列概念图和故事板,风格上尝试模仿美式街头漫画风格,用有张力的线条来让分镜充满动态,叙事方面使用层层暗喻和伏笔使故事情节得以跌宕起伏。
孙同学作品
第三个项目是《鱼之诗》,也是我目前最满意的作品,这是一个表现人的内心境遇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群会飞的鱼,这些鱼以林树的果实为食,而林树若要结出果实则需要依靠老人和女孩的琴声。
我通过结合传统角色动画的叙事方式、镜头语言与实验动画的意识流元素,寻找到平衡点。
在本作中我将自己原先熟练的写实厚涂技法解构,试图用抽象画的思维完成了场景美术,在角色设计方面我采用了较为传统的赛璐璐上色技法和较为概括的造型,以便与浓厚的背景形成对比。
短片共分为三个大章节,分别是四季长春的故乡山谷、幽深昏暗的异乡森林以及阳光普照的湾岸圣地,随着场景的切换,情绪不断递进。
结合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理解和想法,我也试图独自为这个短片配乐。我编写了三段情绪氛围截然不同的音乐,紧贴短片节奏叙事,配合画面一起渲染氛围和情绪。
我制作了这部温暖而治愈的短片,传达了人们对爱和自由的渴望,也提醒人们珍惜自己目前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描绘了从出生到成长、经过斗争最终和解的过程,表达了我对光明的渴望和对周围人的深深爱。
第四个项目是我其他作品的集锦,包含了我本科学习和课余的一些小作品,比如我大四studio5课程的一个游戏课题,将古建筑保护的知识和游戏相结合,设计了一款寓教于乐的严肃游戏。
此外还有我还参与了一个研究生学长的动画毕设《黑猪》,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叙事方式和绘画风格的新思路,探索了独立动画的各种可能。
创新很难,但我选择突破“舒适圈”
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接受创新,摆脱传统美学的思想束缚。
一开始准备作品集的时候我的审美还停留在传统日式二次元和写实CG原画,似乎画不出一些更有趣味和风格的作品,直到后来慢慢地了解到一些很棒的插画师,比如国内的张、法国的海贝卡·朵特梅、莫比斯,甚至是其他领域的艺术家比如Tim Burton、大名鼎鼎的英国摇滚乐队Pink Floyd都对我的审美和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之后我也是从模仿,再到尝试和独创,终于打开了自己创作的大门,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无论是申请哪类院校,大多数学校的趋势是鼓励我们创作具有商业价值,并且兼顾艺术性的动画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这也是成为艺术家的必经之路。
我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包括动画作品中的配乐也是自己尝试创作的。高中的时候就接触了吉他,从最开始的和弦到后来的指弹,一步步地学习了更多的乐理知识。
逐渐,我发现音乐和绘画有很多共通之处,节奏和色彩都可以是故事中情绪的表达,所以后来在创作中,我也尝试着自己为动画配乐,让作品更富色彩。
02
深入了解学校异同
英美同申收获满满
浓厚艺术氛围,给力的专业支持
我选择斯芬克是当时线下参观的时候觉得艺术氛围特别棒,地理位置也比较好,同学们也乐于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没有很大的压力,这种氛围很利于创作。
我的辅导老师Ran老师给我的是启发式教学,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每每当我创意枯竭的时候,老师会给我推荐一些艺术家,通过学习他们的作品,也能汲取不少的灵感。
换一种角度,梳理英美院校共性
我在申请之初对每个学校的了解不是特别深刻,是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开始对每个学校的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学们如果想同时申请英美院校,针对动画专业,可以尝试归纳学校之间的共同点。比如:RCA和Calarts这两所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验思维,学生大多数会向艺术家的方向发展。
UCLA和USC这两所院校的动画设计则是开设在电影学院之下,专业会更注重角色设计、叙事技巧、影视方向的创作,同学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导演相关的职业。
SVA和提赛德就会更注重提升学生的硬核操作技能,可以让同学们更快地融入行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规划进行选校的思考。
我个人是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留学的事情了,先准备了雅思考试,也是历经了比较长的时间考出了需要的成绩;然后重点就是在作品集的创作上了,动画专业的作品准备周期都会比较长,所以大家在未来申请上要对自己的进度有一个把握。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1.作品集不是一项任务,是属于自己的符号
大家在做作品集的时候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创作动机,不要把它当成是一项机械性的任务,充满激情自信地创作才会收获满意的作品。每一个作品也是需要阶段性思考的,不同的阶段都可以迸发出新的灵感。
2.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让目标更清晰
我从大二到大四这段准备期间里,创作的心态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一个专业的老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引领你不断前行,也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予你很棒的资源。
同学们在创作中也要主动地去思考去提问,专业老师会给予大家很多的帮助。
最后就是,希望大家在申请的时候展示真实的自己,突出自己的个性,早日收获梦校的offer~